飞机设计

送别歼之父 

来源:飞机设计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8

“如果说还有什么遗憾,那就是人的寿命太短,时间太少了。如果人能活到100岁、200岁,那我还能为自己的国家研制几架飞机。”

宋文骢 |1930-2016|歼-7Ⅲ和歼-10飞机的总设计师;当选200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2016年3月22日13点10分,中国失去了一位大师: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原副所长兼总设计师,“歼-10之父”宋文骢在北京301医院逝世,享年86岁。令人叹息的是,第二天便是他的生日,也是歼-10战斗机首飞成功18周年的纪念日。1998年3月23日,被称为“骨气机”的歼-10终于完成了首飞,宋文骢特意将自己的生日改为了3月23日。

业内对宋文骢有很多称誉:“中国航空巨匠”,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自行培养的飞机设计师中的“头雁”,在航空工业战线奋斗了50多个春秋;“歼-10之父”,他先后参加过东风113、歼-7、歼-8、歼-9、歼-10等多个飞机型号的研制,并担任过歼-7Ⅲ和歼-10飞机的总设计师;亲切的“老爷子”,他没有啃过洋面包,头上也没戴过博士、硕士的帽子,对待工作有时会固执到不近人情,却实现了中国航空武器装备从跟踪发展到自主创新的伟大跨越……

正如日前一位航空工业高层管理者向记者所言,“中国歼-10,这是一个花多大代价外国人都不会卖给我们的技术,这是一个在新中国百废待兴的境地下花费二十多年打造的战略精品,而他为这项事业作出了丰碑般的贡献!他是中国工业皇冠级一代巨匠,是中国歼-10之父!他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我国战机事业。”

在“宋文骢院士追思会”上,歼-10项目原行政副总指挥晏翔说,当年国家对歼-10团队提出了三项任务,一是研制出世界先进水平的三代战斗机;二是培养出一支能掌握先进技术的队伍;三是建立出能研制生产先进战机的基础设施。“可以说,歼-10项目圆满完成了这三大任务,为我国的航空工业的继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5分钟改变历史

宋文骢能成就“歼-10之父”,源自一段机缘巧合。

1982年2月,中国新一代战机研制方案评审论证会在北京海运仓总参谋部招待所召开,唱主角的是沈阳601所的歼-13方案和洪都650所强-6的衍生方案。由于洪都所的变后掠翼方案天生复杂和不可靠,再加上洪都所的科研力量不足,所以普遍认为601所的歼-13将胜出。

宋文骢作为成都611所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但任务只是去“帮助参谋参谋,完善完善方案”。或许是为了做到优中选优,会议“意外地”决定给611所一个机会,汇报他们的新歼方案。但因为是临时安排,所以发言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刻钟。

尽管没有飞机模型,没有图样资料,手里有的只是连夜赶制出来的几张明胶片,但在短短的15分钟内,宋文骢从未来战争怎么打开始讲,提出新战机应该强调机动性、中距离导弹拦射、电子对抗等需求,然后拿出了611所的鸭翼布局方案,令在座所有人印象深刻。经过讨论,会议决定暂停选型,给两个月时间让601所和611所完善各自方案再行定夺。

1984年,经过三次新歼选型会和发动机选型会的反复研究,611所的鸭式布局被选为最终方案进行发展。1986年,邓小平批准新歼研制,列为国家重大工程,代号10号工程。随后,国防科工委正式任命宋文骢担任总设计师。这一年,宋文骢56岁。

后来,有人开玩笑道,老宋十几分钟的汇报,把人家费尽力气搞的方案给搅黄了。而今看来,受到“影响”的绝不仅仅是“兄弟单位”,而是整个中国的航空工业。

“逆袭”后面的24年硬功夫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区区15分钟的报告就能够成功“逆袭”,其背后是宋文骢在航空工业领域数十年的不断探索、刻苦钻研与丰富实践。

早在1958年,宋文骢还是哈军工三期空军工程系一科的学生,就参加了“东风113”项目,担任该型飞机总体设计组组长。一个大三学生担此重任,在世界飞机设计史上十分罕见。虽然在“大跃进”的背景下,“东风113”项目无疾而终,但在整个研制过程中,宋文骢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在实际摸索中,他逐步积累起飞机总体设计“着眼全局协同各系统,总体牵头一条龙推动”等宝贵经验。

此后,宋文骢又先后参与和主导了歼-7、歼-8、歼-9等多个项目的研制,虽然期间有成功有失败,但他对中国未来航空技术和航空工业发展的认识思考在不断加深。

例如,歼-9项目历时15年虽然最终凋谢,但对鸭翼布局却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与此同时,宋文骢还敏锐地察觉到,如何在超声速条件下运用机动性战术,将是新歼研制面临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为此,他专门成立了战术性能和远景发展研究组,搞清楚了拦射的原理方案,并进行了指标论证和误差分配。所有这些,都为此后歼-10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坐飞机三类药须慎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