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设计》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知识分子的春天终于来到了!
科学大会,犹如一盏明亮的航灯,照亮了中国科技工作者前进的航向;犹如春天的种子,播撒在了航空人的心里;犹如一股强大的动力,催促年轻的科研人员去追赶明天,追赶东方一轮朝气蓬勃的太阳!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邓小平副主席操着那熟悉的四川口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所作的重要讲话,以历史巨人的目光把握了时代潮流。这平实而深刻的讲话,穿越了人民大会堂的时空,在神州大地引发了深远而持久的历史回响……
(本栏目根据“院士传记“摘编)
顾诵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学家歼-8Ⅱ总设计师
1978年,顾诵芬已经担任601所总设计师兼副所长。这时歼-8已经试飞成功,但还有一些遗留问题,难以通过定型审查,他想在这一年使把劲儿,把振动等问题彻底解决。
1978年秋天,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到六院出差,顺便去628所查阅资料。当时有一本《机动飞机的实用空气动力学》,是苏联空军学院的教授写的。他仔细看了这本书动力装置的几章后,深感得益。原来米格-21发动机的稳定工作边界很窄,有些飞行边界点应该避开,减少进气道畸变解决不了这样的问题。要解决歼-8空中停车,必须要知道这些。
回所以后,他立即组织气动室进气道组和动力装置室的同志将其中动力装置几章翻译出来,印发给有关同志阅读。在了解了涡喷7系列发动机在飞机上的使用后,发动机的停车故障就大大减少了。
振动制住了,但试飞中还是有问题。顾诵芬接管歼-8以后,为了将工作开展的更加细致和谨慎,不放心630所飞的结果与他们计算的数据到底有多大差别。1979年5~6月,他专门去了一趟630所,与他们核对试飞数据,回来后修改设计总结报告。
总结材料准备好以后,先请空军预审。当时空军内部领导层的意见不一致。就这样一直反复讨论、验证,他清楚记得一直到1979年12月31日晚上10点钟,飞机正式定型。
他说:那天,我喝醉了。
关 桥中国工程院院士焊接专家、中国焊接技术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军人、低应力无变形焊接理论的创始人
1978年,关桥43岁,已人到中年,但他还年轻,他的思想异常活跃,他怀着迫不及待的心情,去把握寻找课题研究的方向。他耳边还时常响起这样一句掷地有声的话: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他一头扎进图书馆,收集、整理、检索、查阅了10多年以来没有跟踪过的专业杂志、文献资料,他想从中拾起被历史耽搁和遗忘的知识与信息。
他不辞辛劳地下厂调查研究,把自己从事焊接学科研究的兴趣与解决生产现场实际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沿着焊接力学发展的思路,为论证“焊接应力与变形”研究的课题做好准备,组建课题组,去开展课题研究。
为了赶上国际前沿,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了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和用计算机编程运算。和同事刘纪达一起去北京工业大学(简称北工大)参加了计算机培训班,掌握了当时穿孔纸带编程的基本知识。
1979年初,他首次在《国际航空》杂志上发表了自己撰写的《钛合金薄壁构件的焊接应力与变形》的论文,他开始把自己的学术思想定格在了中国航空焊接科技事业的发展上。
这一年,他由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晋升为工程师。这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国第一次评聘工程师。他多年的梦想也开始逐一实现。
李 明中国工程院院士飞机自动化专家、我国多种型号国产歼击机的总设计师
从1978年开始,李明在参与飞机研制过程中,在大量查阅国外最新资料时,他就开始关注并跟踪国外航空技术的发展趋势。
他发现,当时西方航空技术发达国家都在开展主动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美国已经在其F-16战斗机上将该技术实用化。这给了李明一个启发,那就是我国未来研制的飞机,不但要追求良好的机动性能,在飞行控制和火控系统等方面也要采用新的技术,特别是主动控制技术。
此后,李明开始留意国外主动控制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学习,并在所内从各有关研究室抽调人员组成研究小组,收集与翻译国外资料,定期进行技术讨论和交流。
正是这个在当时看似业余性质的研究小组,为我国航空领域开展主动控制技术的研究培养了人才。
上一篇:李天献身科学天之骄子
下一篇:没有了